在目前僧多粥少的情況下,國內加工企業接到外貿訂單后,往往由于獲利心切,便不假思索地同意簽約,而對合同履行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考慮較少,因而為日后出現糾紛埋下禍根。為此,工商部門提醒廣大國內企業在接手外貿訂單時要慎重,謹防外貿合同風險。北京報關員考試
一是加強對委托方主體資格的審查。通過實地考察、工商查詢等方法,多方咨詢、了解委托方的真實身份、資信程度、經營狀況,避免受騙。
二是注重維護自身權益,避免霸王條款。在簽訂加工合同時一定要就加工費、原輔材料的選用、交貨期限、驗收標準、產品規格、質量標準及違約責任等問題,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,以便發生糾紛時可以通過法律途徑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可以咨詢當地工商部門,協助建立格式合同范本。
三是以傳真、電子郵件等方式訂立合同時,為避免糾紛,在合同內容達成一致后明確要求雙方以書面形式蓋章或簽字確認,尤其對修改的部分應要求重新確認,應約定未經雙方確認即變更合同內容的行為無效;也可以采取郵寄掛號信或特快專遞的方式簽訂合同,這樣做雖然比較麻煩,但好處是可以保存完備的合同文本,一旦發生糾紛,很容易查明責任方,在簽訂比較關鍵的合同時可以考慮采用這種方式。
四是警惕卷入商標侵權陷阱。承攬定牌加工業務時,在簽訂合同時要求委托方提供有效的授權證明,并認真審查其合法性,確認商標是否侵犯他人的商標專用權,切忌盲目接單。
本文來源自:互聯網